惠廷漢姆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開發了第一個功能性鋰電池,在石油危機期間創造了鋰電池的早期版本。
古德納夫的工作是基于惠廷漢姆所做的研究。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古迪納夫將電池的潛力提高了一倍.
據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透露,現年97歲的古迪納夫1943年畢業于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在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s Lincoln Labs)工作了大約20年。自1986年以來,他一直在那里擔任教授。
根據古迪納夫在得克薩斯大學和諾貝爾委員會的傳記,他后來離開林肯實驗室加入牛津大學。
“經過系統的研究,1980年他證明了嵌入鋰離子的氧化鈷可以產生高達4伏的電壓,”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將創造更強大的電池。”
而吉野彰借鑒了古迪納夫的發現,并在1985年開發了第一個商業上成功的鋰離子電池。他消除了電池中的純鋰,使其使用更加安全。
吉野彰開發了首個商業上成功的鋰離子電池
吉野彰在聽到自己獲勝的消息后說,他很高興能幫助改善環境。
“我很高興鋰離子電池在這種情況下獲獎,”他補充說,希望這次獲獎能激勵其他人,“這將激勵年輕研究人員”。
評價
開創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機械工程專家格雷戈里·奧弗(Gregory Offer)表示,科學家的這些工作“開創了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這些工作已經成為移動革命的基礎,現在對于幫助我們通過電氣化運輸和存儲可再生能源發電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至關重要。”
有機化學教授、諾貝爾化學委員會成員彼得·松菲(Peter Somfai)表示,這三位科學家的獲獎理由是顯而易見的。
“這是一項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技術。大多數人都有手機,電動汽車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他告訴路透社。
編譯/采寫:南都記者 史明磊
圖片來源:REUTERS、AP
編輯:史明磊